勐海茶山产什么茶

新八大茶山——勐海勐宋?

勐海茶山产什么茶

地理位置:勐海勐宋茶山位于勐腊县东部,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宋乡 。此外,因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的古茶区亦称勐宋茶山,两者易混淆 , 按行政等级的划分,称勐海勐宋茶山为“大勐宋”,景洪勐宋茶山为“小勐宋” 。
茶山简介:勐宋(勐海)释名:“山顶上的坝子”,是勐海茶区的一个古老茶区 , 其海拔在1500—2429米之间,境内滑竹梁子海拔为2429米,成为西双版纳的最高点 。勐海勐宋茶山的古茶园多为拉祜族所种,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茶园还有3000多亩 。
茶叶特点:勐海勐宋茶山,诸如那卡、保塘等小产区、小山头出产古树茶,其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息强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那卡茶,属高香型古树茶,蜜香浓郁,入口回甘生津明显,茶气十足,甜度高且喉韵深 。
勐海茶山产什么茶

勐海茶厂生产的制式生茶,使用的原料主要来自版纳州勐海县境内 。这一地区所辖的巴达、布朗、南糯、班章等茶山中,遗存有大量清末民国时期遗种的粗耕野放茶 。早期的勐海厂青饼,大都使用这种茶菁为制茶原料 。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老茶园迅速被改良种灌木新树茶园所取代,并建成了巴达、布朗、南糯山三个基地茶园 。
为保证大宗产品品制的相对稳定 , 勐海茶厂的生茶茶品都是经拼配制成 。除采用不同产区、不同等级的茶菁原料进行拼配外,外人所不易得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各款茶品都使用3-5年的老毛茶原料拼配,即一饼茶中,有甚至更早的原料 。勐海茶厂的生茶 , 花色品种有大小方砖、沱茶和饼茶等几类 。其中饼茶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唛号7542的七子饼,是勐海茶厂青饼中最大宗的产品 。其拼配方式为: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 , 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老叶的情况) 。
此款茶品应该是从80年代初开始生产的 。在进出口公司的文献记载中,文革时期勐海茶厂并没有唛号为7542的产品 。坊间长期以来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唛号75X2的茶品都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勐海茶厂在70年代生产的茶品 , 确知的只有7572和7452两种熟茶 。文革时期是否有生产生饼,至今尚无定论 。但市面上流通的7532、7542、7582等生饼则都应是80年代以后的产品 。
市场上流通的七子老青饼,以7542的数量最多 。这款茶生产寿命长,各批次间品质差距大 , 所以要鉴别某一片茶的品质和年代,需要有相当丰富经验 。坊间通常以外包装纸的印刷来判断年份 。但是外包纸只能当作参考,因为市面上有更换外包纸的茶品,也有后期产品仿早期印刷 。在茶品的断代上,饼茶的内飞比较具有参考价值;油墨、纸质、饼模、茶材拼配手法等,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
俗称“73青饼”的7542,是台北钰壶轩黄先生于1998年12月命名的 。这批茶的外包纸是大口中,茶字为手工盖印 , 内飞有细字尖出和美术字体两种,刷唛7542—503或—506 。早先人们曾认为“73青饼”生产于1973年 。则可以肯定的讲:“73青饼”横式大票上50X的编号,表明它于1985年还在生产 。唛号7532的七子饼 , 是勐海茶厂青饼中最为细嫩的茶品,产量并不是很多 。此茶拼配方式是3—6级茶菁原料混拼,面、里茶一致 。
俗称“雪印青饼”的7532,是钰壶轩黄先生于1999年11月命名的 。指的是80年代前期的一批7532青饼 。这批7532的外观是:纸筒装,外包小口中油面厚纸,茶字为粉绿色手工盖印,朱砂红细字平出内飞,小内票,小饼模 。
真正的“雪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 。但由于“雪印”的名字在茶界过于出名,以致后来许多的7532,也被冠名为“雪印”以抬高身价 。购买时需注意区分年代 。勐海茶厂于1980年以后开始生产7582青饼 。1985年之后,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开始向勐海茶厂定制七子饼茶,从此该款茶品的唛号也相应改称为8582 。8582的唛号自1985年开始一直沿用至90年代初,然后才又有部分产品恢复使用7582的名称 。
8582的拼配方式为: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7、8级叶(后期也出现掺5、6级青壮叶的情况) 。早期8582的饼模较大 , 直径约21cm 。
8582青饼大都为薄纸包装,早期也曾出现过三批厚棉纸包装的8582 。所知其年代分别在1987至1992年间 。这三批产品在饼模上有很大差异 。7572,长久以来一直作为勐海茶厂熟茶的唛号 。但是因特殊的原因,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批7572生茶 。
这批7572生茶生产于1981年 , 是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香港利安茶行订单制作,由前勐海厂李易生副厂长交给港商 。这批茶的为大口中外包装纸 , 细字尖出内飞 。其使用得茶菁原料较同期的7542肥壮一些,面里茶很相近 。购买7572青饼,必须注意仓储品质,市场上所见到的,大都因为入仓而品相、口感不佳 。勐海茶厂的早期产品,有“七子黄印”系列和“大蓝印”、“红带”等茶品 。这些茶品都已经十分罕见,多数已经收入收藏家手中而退出市场流通 。
“黄印”系统的茶品十分复杂,茶人们按照其外观差别 , 区分为“大黄印”“小黄印”“认真配方”等几种 。“黄印”的得名 , 源于其外包装纸的八中茶标志的“茶”字多为黄色 , 这是原先的绿色颜料退色所致 。因此,也有绿色“茶”字的茶品被称为“黄印”,不足为怪 。“黄印”系统的产品,由于很多都没有唛号,结合茶品的转化程度,推测其年代早于有唛号的产品 。其外包装为大口中印刷,内飞细字尖出 。
“大蓝印”也是早期勐海茶厂的青饼,其年代与黄印系统接近 。大口中印刷,细字尖出内飞 。
早期勐海茶厂的青饼中,曾有一批茶因茶饼正面埋有一条红色丝带而得名“红带青饼” 。其拼配方式比较类似早期7532,包装纸为大口中薄纸 。关于“红带”的年份,通常认为它与73青饼同期,但也有人认为它的年代更早 。

###其它资料参考###勐海茶区有布朗山,贺开山,南糯山等山头 。
1、布朗山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 ,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 ,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 。布朗族可称得上是茶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的茶叶,是西双版纳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一个源头 。
2、贺开山
贺开古茶山位于勐海县东南部,是西双版纳州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 。古茶山海拔在1400-1700米之间,古茶园主要分布于贺开村委会的7个村民小组,其中曼弄新寨、曼弄老寨、曼迈村有连片古茶树面积7200亩,并且与布朗山班章古茶园相连 。
3、南糯山
南糯山自古以来就是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整个勐海茶区,南糯山区域的茶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 。
勐海茶区
“勐”为早期行政单位的名称,“海”是人名,叫“岩海”,又称“召相海”,是最先管理统辖勐海地区的一位傣族首领,也因此有人称海为勇者居住的地方 。清代以前普洱茶的集散地以普洱为主,清朝末年普洱茶的制作技术向南传递,由普洱、思茅到倚邦、易武、勐海等地区 。

###其它资料参考###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普洱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茶,相信很多人都有喝过 。普洱茶是一个代表着历史地理和茶文化的名词,其优良的品质、悠久的文化、特殊的口感,一直是人们钟爱它的理由 。那么 , 大家知道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吗?一起来看看吧 。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1普洱茶最盛产地为云南 , 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 , 分为四大产区 , 分别是勐海茶区、易武茶区、下关茶区、六大茶山 。云南各地产区不同,所种栽出来的普洱茶风味也各不相同 , 它们或为茶青香醇,或为茶香出众、或带有水甜柔和之气,风味大不一样 。
1、勐海茶区
海南的勐海茶区盛产普洱茶,包括景洪、班章、、南糥山、布朗、山巴达、勐遮、勐龙、勐宋等地区 。勐海茶收购毛料茶品区有临沧和思茅西南部地区 。当地雨水量多,茶青香味更好,香品的浓度也更高 。
2、易武茶区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勐腊县城北方,易武、攸乐、基诺山、倚邦等地,当地盛产普洱茶,茶的特点是茶青茶质厚重,茶香突出,而且苦涩度低,入口甜顺舒适,也是因当地独特的气候所致,当地的普洱茶在全国闻名 。
3、下关茶区
下关茶区包括保山市、思茅市和临沧北部 , 像保山、景东、云县、景谷、昌宁、镇沅、墨江、思茅等地,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海拔高 , 日照少,雨量也少,当地的茶有一种水甜柔和之气,而且香气很沉 , 带有微苦与微酸感 。
4、六大茶山区
六大茶山区包括慢撒茶山、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和攸乐茶山,当地的茶甜香味出众,滑顺甜水,口感舒适宜人,在国内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
【勐海茶山产什么茶】 结语:云南普洱茶为普洱茶中的王者,它不仅产地较大,而且产量丰富,最难得的是品质一流,特别是六大茶区的茶,在全国各地都是享有盛名的 , 想吃最好的普洱茶,就要选云南产的 。
普洱茶的产地在哪里2历史上曾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制茶学》一书中即作此分类 。但是,业内对此存在异议,主要是期工艺和黑茶有异 。特别是近年,争议更大,直到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 。
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普洱茶的产地大多在云南 。是的,云南盛产普洱茶,但是普洱茶并不是只有云南省才有的,在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 , 而在国外也有普洱茶的分布,常见的都在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 。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目前较大的植株 , 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 。海南随着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 , 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
在我国,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 , 广西扶绥、昭平 , 福建南靖 , 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 。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 。而云南普洱茶的四大产地主要分布在临沧茶区、普洱茶区、保山茶区、西双版纳 ,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1、临沧茶区
说起普洱茶四大茶区,应该都听说过“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其实勐库茶区地理位置以冰岛湖下的南勐河为接线,将勐库大雪山一分为二 。南勐河以东属马鞍山(东半山茶区),包括坝糯、忙蚌、邦读、那赛(含正气塘与小村两地)、那焦、忙那、东来、城子等八个小产区;南勐河以西属邦马山(及西半山) , 包括坝卡、懂过、冰岛(含冰岛辖区内的五寨)、公弄、邦改、大户赛(豆腐寨和三家村两地)、护东(含忙波)、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小户赛等十个小产区 。临沧茶区以冰岛老宅茶最负盛名 。
2、普洱茶区
普洱茶区以云南白茶比较出名,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的云南白茶,产地就产于普洱茶(原思茅)区的秧塔古茶山 。而普洱茶区所管辖的古茶山大大小小的有26座左右,普洱的十个辖区县市内,每个县市均有生产茶叶,镇沅、景谷、澜沧、邦崴以及宁洱县困鹿山最为有名 。
3、保山茶区
普洱茶四大茶区之一的保山茶区,产地也分布着诸多古茶山,但较西双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并不是很“火热”,市场上的流通茶品量也不多 。但是保山茶区茶品,汤感及其饱满,入口也还算不错!若是关于原料的开采,及其制作工艺提上一个档次的话,指不定那个时间段,保山茶区也就崛起了!
4、西双版纳
地处云南省最南端,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429米,年均温18-21℃ , 是四个产区中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温度、降雨量最高的产区,也是开发最为完备的茶产区,土质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近年来很受茶友们喜爱追捧的古六大茶山都位于西双版纳境内 , 易武的柔、倚邦的涩、蛮砖的质重,每座茶山的茶叶特色都各有千秋 。

###其它资料参考###薄荷塘
薄荷塘——最甜 。薄荷塘隶属于曼腊村委会,从地理位置上看在曼撒古茶山范围内,海拔1800米左右,是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小寨子 。
薄荷塘茶区不大,树龄极老,只是参差不齐,东一棵西一棵,大部分都是5—8米老树 。产量甚少 , 因此能制此茶也确实费尽心思,能品上如此佳品实在难得 。
薄荷塘古树茶,干茶墨绿长梗肥大厚实,闻干茶 , 花果香中还带有甜香,非常的清心怡人 。
冲泡后其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清冽欲醉 , 水路细腻,口感清晰,香甜滑润,汤感浓厚 , 内劲野性十足,苦涩甚微 。
喝过之后会情不自禁地回味,香味长留于唇齿之间,可以说是淡雅之中见不俗 。
###其它资料参考###老曼峨茶产地在勐海布朗古茶山核心产区——“大班章茶区” 。
老曼峨寨地处著名的勐海布朗古茶山核心产区——“大班章茶区”,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平均海拔1650米左右,常年高温湿润,距新班章仅五公里左右 , 距老班章不到十公里,生态环境、海拔气候都极其类似 。
老曼峨茶产地的特点
老曼峨的古茶园面积有3200余亩,这里有品类繁多的植物多样性资源,再加上丰茂的原始森林使得这里的气候非常的适合茶树的生长,古茶树多数分布在寨子周围的莽莽丛林中 。
茶树直径超过40厘米的非常多,一棵棵古茶树长得盘根错节,虬劲多枝 , 有的高达四五米,茶农摘茶需用竹梯或木桩搭靠采摘 。老曼峨大树茶,树龄老 , 生态好,相应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很强 。一棵棵布满沧桑、铭刻岁月的古茶树,见证了布朗族先民久远的种 。

勐海茶山产什么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