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中什么为王什么为后
普洱茶为什麼与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昔归为妃呢?

这跟茶商的炒作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者普洱茶至2007年高峰期有不少投资商进入了普洱茶市场在普洱茶被广大的群众认知后 开始逐渐的对普洱茶有着深入的了解 对它的口感的要求 越陈越香的基础
俗话说 , 班章王 , 易武后 。意思是说班章山头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 。
班章为王:主要是因为它的海拔1700米至1900米老班章寨古茶树多为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茶品风格也非常独特
易武为后:海拔1400易武茶区老树茶比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

以前是班章为王是景迈为后
有段时间是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曼松王子
还有段时间是班章为王、冰岛为后
其实别在意那么多了 。。这都是炒作的概念,要是论现在的价格的话 , 景迈是远远不上
班章、易武、曼松、冰岛、昔归了 。
###其它资料参考###云南老班章村,有两棵树龄达到千年以上的古茶树王 , 分别被当地人美称为茶王和茶后,这两年,采摘自茶王茶后的老班章茶更是成为了“天价”的代名词,为了保护千年古茶树,保障茶树王所产茶叶的品质,茶王和茶后每年只采摘一次 。
如今,班章村两颗茶树王第二年的采摘权都会通过前一年签约的方式进行,要获得两颗茶王一年一次的采摘权,费用达到百万级别 。
###其它资料参考###说起普洱茶,大多第一印象是一个圆圆的"饼" 。茶饼的诞生最早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存储 。现在,从普洱茶本身收藏陈化特性出发,饼茶依然最经典、最具美感的款式 。
普洱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 。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 。如果再经紧压成型(饼或者砖),成为紧压生茶饼,是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的茶 。生普洱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 不太适合立刻饮用 。
而熟普洱是经过渥堆发酵的茶,也就是在制茶过程中,直接完成发酵的全过程 。因此熟茶在制作完成后,后续发生转化的空间比生普洱茶而言小很多 。熟茶的长期存放更多的是为了去除渥堆的“火气”和燥热感,去除杂味或者渥堆的味道 , 茶的味道更加柔和顺滑 。更为重要的是,熟普洱的工艺是在80年代才逐步固化下来的,在此之前除了自然转化的生普洱之外,是没有严格意义的熟普洱茶的,如果有人说存有几十年的熟普洱,还是呵呵吧 。
喜欢喝茶的茶友对于以上普洱茶常识肯定都不陌生 , 但是对于怎么喝懂普洱茶,不一定所有茶友都知道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谈谈喝普洱茶的七个步骤 。
第一步:看茶
成熟的制作应该是工艺稳定,外形上匀整端正,饼形圆润,饼窝自然边沿整齐,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明显,油润光洁,条索清晰,饼面清爽标准普洱茶直径19.5公分,通常情况下重量357克 。熟茶茶饼色泽以黑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生茶茶饼根据年份由墨绿色(年份短)→棕褐色(年份长)
第二步:摸茶
摸摸紧实度,茶体疏松,根据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 , 茶体紧实 , 则陈化速度稍慢 。
撬茶看内外,洒面指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卖相更好,一口料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种等级的茶叶 。
第三步:闻干茶
顾名思义,用鼻子细细闻感觉 。普洱茶越陈越香 , 但如果存储不当 , 如将普洱茶与其它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一起,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产生的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调料产生的各种刺激性味道等等 。
当然,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发生失误也会产生各种异味 。总之,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是好喝的茶!喝这样有异味的茶会令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
第四步:开汤闻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 , 公道杯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 。有的茶杯底无香味 , 有的若有若无,有的香气飘散,有的直澈肺腑即为高锐 。比如景迈的古树茶香气彰显,持久飘逸,冰岛的古树茶淡雅清香悠远如丝,只能品味而无香感 。
有的香气则是制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的,比如青草味是因为采摘的鲜叶炒得很不熟导致的 , 而采摘的鲜叶炒时欠火候则显现生青味 。调侃一句,不排除有些茶友就喜欢这样的香气,只是要买到这样的茶叶恐怕也很难 。
第五步:开汤观色
熟茶汤色为根据发酵程度汤色变化如下红艳→红亮→红浓→红褐→褐色→黑褐 。普洱生茶依陈期变化繁复,观之养眼 。
色泽度:黄绿→酒红1~2年汤色黄绿,如儿童稚气未消→3年左右汤色金黄→3~5年汤色橙黄→5~8年汤色橙红→8~15年汤色石榴红→15~30年汤色宝石红→30年以上是为酒红,有如佳偶天成 。
透明度:浑浊→晶莹剔透浑浊(汤体犹如山洪之水,悬浮物明显可见,台地茶多如此)→不清晰(汤体有如黄河之水,悬浮物不明显)→清晰(汤体有如6月长江之水,1米可见游鱼嬉戏)→透明(汤体犹如滇池之水,水生万物一览无余)→透明发亮(汤体有如云南墨江双胞井之水 , 凛冽且身着光彩)→晶莹剔透(汤体犹如九寨溪流之水,精致之极巧夺天工)
粘稠度:流水→粘稠流水(就是自来水样)→油状(有丝滑感觉)→粘稠(稠密极富质感)
第六步:开汤品气味
开汤品尝 , 异杂味盈口,肯定有问题 。一般异杂味有烟味(工艺中炒或者烘干时柴火的生烟袭扰)、糊味(工艺中弄糊了)、炒青味(晒青毛茶是炒干的而非晒干)、烘青味(晒青毛茶是烘干的而非晒干)、红茶味(新摘鲜叶没来及晒干,捂了造成叶梗发红)、水闷味(工艺中被雨水淋湿)、霉味(储藏不好产生发霉现象) 。
成熟度:不成熟→成熟清香(晒青毛茶未进入发酵的新茶)→花香(氧化程度浅)→果香(氧化比较充分)→蜜香(经过一定的发酵时间了)→松脂香(茶树保护好,采摘次数较少的叶片经过一定时间发酵)→陈香(长时间发酵产生的芳香醇的香气)→樟香(这个香气可不是一定会有的,此特殊香气有如淡淡樟木气息 , 肯定自然发酵时间长才能产生,当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利益弄虚作假)→药香(芳香醇长时间发酵产生的特殊香气,也不是所有的老茶都会有的)
香量层次:香量由单一→变化单一(只有一种单薄的香气)→丰富(有多种香气)→有层次(同泡茶汤由热至冷产生多种不同的香气)→变化(不同泡茶汤产生不同的香气)
香感:下沉→高扬下沉(香气含蓄不张扬)→内敛(香气丰富而且协调持久)→高扬(香气尖锐且持久)
第七步:开汤品味道
【普洱茶中什么为王什么为后】苦涩度:普洱茶的基本味道,俗称“不苦不涩不是普洱” 。酸味(加工失误会产生)→苦涩(基准味道 , 品饮苦或涩感化得开否,快不快)→鲜甜(不同茶区茶叶品种)
汤感:存放至一定时间的品质较高的生普洱,刺激感消失,味道柔和 , 口感甘甜 。汤感指茶汤含于口中的感觉 。贫乏(汤质如若无物)→薄(汤质些许感觉)→厚(汤质厚重)→饱满(汤质充盈)
水路:茶汤由口吞咽至胃中的感觉 。粗糙(舌面感觉有毛刺)→滑(舌面感觉柔顺)→丝滑(舌面感觉溜顺,难以挽留)
喉感:发干(喉部有干燥感觉)→甘甜(回甜)→润(如雨露滋润,甘甜犹在)回味无→短暂→持久
普洱茶中,向来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 。可是市面上很多打着班章和易武的牌子,卖的是却其他的茶,现在在市场上真的很难买到正宗的班章、易武了 。除了班章和易武,景迈山出的茶 , 也别有一番风味 。景迈山的占地非常广阔,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茶林 。而陆羽泡茶在景迈山深处精选了千年古茶树,经过制茶大师的精心制作,它的味道更真、更纯,喜欢喝有韵味的茶品的老茶客不妨试试 。
###其它资料参考###现在普洱茶市场上的产品琳琅满目,产品多到数都数不过来,估计品过再多茶的朋友也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茶都喝一个遍 , 分出一个品质的优劣来 。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很多人也因为条件限制不可能每种茶叶都尝一次,那么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固有的因素来区分一款茶的优劣 。我们来看看一般情况下都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呢 。
一、首先就是山头 , 现在普洱茶正是山头主义时代 。一款好的普洱茶基础要求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制件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茶叶重点的产区集中在:普洱市、西双版纳自治州、临沧市,这些地方都是出好茶的知名的山头 。当然这几个产区的茶叶口感也是各有各的特色 , 要说谁最好这肯定也是要看每个人的口感喜欢了 。
二、其次就是茶树分类,茶树有乔木野生茶树、古树、大树茶、台地茶等 。
其中最好当属野生茶树,此类茶树长时间放养在深山雨林之中,生态环境非常的好,水土没有被污染过,茶汤放口毫无苦涩之味,制作出来的茶叶为茶中极品 。
大树茶与古树茶都是树龄超过百年以上的茶树,树山生态保护的相对比较好,环境良好,大树茶相对树木比较高大,采摘难度较大 , 所以相比比较好采摘的其他古树茶来说,茶叶品质更高一筹 。大树茶制作出来的产品有“茶王”之称 。
台地茶为近代科学技术培养出来的品种,这类茶叶茶树小方便采摘,而且产量大,方便批量生产加工 。但是台地茶因为茶树树龄过短,又采摘比较频繁茶树得不到休养,茶叶所含矿物质和其他元素较少,所以口感相对其他几种品种的茶树较差,味道偏苦涩 。
三、每一年不同季节的茶叶也是有区别的,一般采摘次数多的为三季茶“春茶、夏茶、秋茶” , 也有和中吉号一样的茶厂比较注意茶树的休养,已经开始实行“两采两休”的科学的采摘方式,只采春茶和秋茶 , 这样可以让茶树更好的休整,更利于茶叶的营养吸收 。这样出来的茶叶口感和营养价值方面都比三季茶要好一些 。台地茶中品质相对好的为春茶>秋茶>夏茶;古树茶则春茶与秋茶各有各的优势,夏茶稍为次之 。
四、本来物品的品质优劣和仓储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但是普洱茶因为其后发酵的特性,所以导致了在后期仓储陈化的过程中也会对于其口感很大的影响 。在仓储上分为“干仓和湿仓”,湿仓存放出来的茶叶,因为属于人工的催熟使其快速的陈化的地个过程,对于普洱茶的口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退仓没有做好,冲泡的时候会有一股很重的仓味 。而干仓是让普洱茶有一慢慢的自然陈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干仓出来的普洱茶口感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肯定干仓普洱茶的品质更为优质 。
以上就是对于普洱茶品质影响大的几个因素,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买到优质的普洱茶,不至于被一些不良商家给忽悠了 。
普洱茶中,向来有“班章为王 , 易武为后”的说法 。可是市面上很多打着班章和易武的牌子,卖的是却其他的茶 , 现在在市场上真的很难买到正宗的班章、易武了 。除了班章和易武,景迈山出的茶,也别有一番风味 。景迈山的占地非常广阔,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茶林 。而陆羽泡茶在景迈山深处精选了千年古茶树 , 经过制茶大师的精心制作,它的味道更真、更纯,喜欢喝有韵味的茶品的老茶客不妨试试 。
###其它资料参考###茶说如果那个好 , 那个不好就有点牵强了 。茶要看各人口感而定,就拿易武和班章来说两个都是好茶 , 但我个人比较钟爱易武一些 。为什么呢,易武茶香甜水滑,口齿留香,韵味悠长 , 以柔克刚 。班章后劲足,爆发力强 , 回甘生津的持久度在普洱茶中算的上是顶级的了 , 它外刚内柔 。如果从价格说班章贵过易武 。
###其它资料参考###对于不了解普洱茶的朋友来客可能觉得普洱茶就是一种苦苦的味道 , 然而事实上普洱茶是有很多种味道的 , 普洱茶不仅有苦有涩甚至还有酸有甜的味道 。
一、甜味
甜味让人愉悦,是茶中最容易辨识的味道 。甜味物质在茶叶中的含量非常高,原因是甜味虽然不是茶汤的主味,却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如醇类、糖类、果糖、氨基酸、葡萄糖、蔗糖,还有带甜的氨基酸,如丙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等,都以游离状态存于茶叶中 。制茶过程出现的色氨酸、酪氨酸、蛋氨酸、亮安酸,都是带甜物质,因内含各种物质降解和聚合等化学变化产生的甜味对于茶的苦涩味有很好的协调和掩盖效果!
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 , 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 , 而有甜的味道 。好的普洱茶,越冲泡到后面,甜味越来越浓 。
二、苦涩味
苦味是茶的原味,来自生物碱中的咖啡碱,在冲泡茶汤时,约有80%的咖啡碱溶解于水中 。茶所以能提神醒目 , 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 。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
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成份,普洱茶是大叶种茶菁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多,所以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也是涩的口感特强 。适当的涩感对品茗者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而生津作用 。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也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 。
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 。没有了苦涩,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好茶了 。
三、青味
青味是自然界植物都具备的原味 , 茶叶都含有植物的青草味、青涩味等,所以某些茶叶制作工艺上会出现杀青这道工序,杀青会散发水分让青味萎缩退化,在一定的热化学变化除去青草味,显露香气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日光萎凋或搅拌不当以致发酵不足也会造成青味 。或者茶青在室内萎凋是室温过低,湿度太高 , 茶叶中走水不畅 , 以致发酵无法正常进行,也是茶中带有青味的原因。
四、酸味
酸味是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初干后产生 。茶中带有酸味的原因:
部分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初干后,需要摊凉 , 让它进行后发酵 , 第二天进行布球揉捻及再干燥契踱啦 。如果在后发酵阶段,由于初干茶叶的含水量过多,致使微生物活动 , 茶叶将出现酸味现象 。
五、烟味
烟味对于普洱茶见怪不怪,由于云南大部分茶区都是在原始的山村里,交通不便,生活水平有限,在茶叶毛料的处理上大都沿用传统古法在制茶,土灶柴火铁锅杀青 , 竹席铺地揉捻,靠日晒干燥而成,在雨季有时候整个制茶工序(柴火干燥、铁锅焙干)一直在灶房完成任务,生活环境中的一些杂烟味都会被茶叶吸收 。另为主要原因是在杀青温度过高时间长 , 一些茶叶焦边再混合其它的茶叶时所产生一批茶也烟味的来源之 。是做工环境不佳 , 影响茶叶品质的味道 。
六、焦味
焦味,主要发生在杀青环节,就是喝起来会感觉到有点糊味 。是由于温度和时间把握不好,导致杀青时温度突然升高,且杀青时间过长,炒出的茶叶就会有有焦味 。这种味道直接影响到茶汤的美味,并且在后期陈化当中久久不能散失 。
七、杂异味
茶叶吸附力极强,如果在加工过程和存放不当或包装不良 , 周围的各种气味就会被茶叶吸收导致品质发生变异,杂异味常常因加工过程和、后期存方的环境不当所导致 。比如,过于潮湿雨季导致的发霉味 。所以想要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重要前提是需要通风、无异味的地方,储存得当 。
普洱茶中,向来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 。可是市面上很多打着班章和易武的牌子,卖的是却其他的茶,现在在市场上真的很难买到正宗的班章、易武了 。除了班章和易武 , 景迈山出的茶,也别有一番风味 。景迈山的占地非常广阔 , 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茶林 。而陆羽泡茶在景迈山深处精选了千年古茶树,经过制茶大师的精心制作,它的味道更真、更纯 , 喜欢喝有韵味的茶品的老茶客不妨试试 。
###其它资料参考###1、外观颜色差别很大 。
生茶饼以绿色和深绿色为主 , 部分变黄变红,白色为芽头 。熟茶饼颜色为黑色或红褐色 , 有的芽茶则为暗金黄色,有强烈的堆酵味,类似于霉味 。轻度发酵的有类似桂圆的味道,重度发酵的有闷闷的草席味 。
上图为普洱生茶 。
2,味道很不一样 。
生茶,滋味浓烈,茶味饱满,茶香浓郁,茶汤清香,苦涩 。但是,好茶苦中带甜,涩中能生津 。如果苦涩味持续在口中,这种茶的品质肯定不好或者根本不是普洱茶 。茶叶鲜甜,滋味醇厚顺滑 。
熟茶,浓而甜 , 几乎不苦(半熟除外) , 有一堆香味,略水 。劣质熟茶有强烈的熟味和异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熟的味道会逐渐淡去,口感干涩,不会有明显的回甜和流涎 。
上图为普洱熟茶 。
3.汤叶颜色差别很大 。
茶是生的!冲泡后,生茶叶柔软 , 新鲜 , 有弹性和活力!古色古香的茶叶即使存放时间较长,也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和自然魅力 。生茶汤色清澈、明亮、透明、清澈 。
熟茶不一样 。冲泡后叶底薄而黑,没有了当年的青春活力 。用水严重的做老茶,叶底会像布渣一样发霉 。质量差的熟茶汤颜色深,浑浊,甚至黑得要死 。
###其它资料参考###每一种茶一个人对于茶王的标准不一样,就说说我最熟悉的普洱茶吧,对于普洱茶来说 , 最贵为冰岛,但是大家认为班章为王,而冰岛比班章贵上差不多一倍 。
班章归来不谈茶
“五岳归来不看山,班章归来不谈茶”,这个评价足以彰显它在茶人心目中的地位 。说起老班章,略懂普洱的人都会说出两个字——“霸气”!的确 , 老班章属于普洱茶家族里的豪放派,茶气足,苦底重,回甘好,同时,它的香气也是一流的,与其霸气相配 , 亦有着响当当的质感,可谓掷地有声 。
人们对帝王的解读,往往不是像宋徽宗赵佶这样艺术造诣极高的风雅皇帝,而是像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样纵横天下、指点江山的霸气英豪 , 也许不够温润,但那份威严的气场却能够让天下人敬畏 。对于老班章来说,汹涌而来的茶味和香气,足以让它配得起“普洱之王”这个荣誉!
因此,喝老班章的茶,与唱东坡词一样,不宜用小盖碗 , 也不能只投一点点茶,而应该用粗犷一点的盖碗,甚至大茶壶,并以沸水浇之,这样才不至于委屈了老班章慷慨豪迈的气场 , 以使其尽情舒展胸襟 , 充分发挥它的王者气魄,我们也才能真正喝出感觉 , 喝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气势 。
清醇冰岛堪为后
说到皇后,人们自然会想到“品行端柔”这四个字 。冰岛茶被誉为“普洱之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茶性恬淡 , 香扬水柔,纯净至极 。冰岛茶汤色金黄明亮,透出一股类似女性的剔透柔美气质,茶香清扬浓郁并且很独特 , 滋味甘甜,苦涩味较轻,十分耐泡,叶底柔润明亮,宛如一位仙子 , 亲近可人 。
相传在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 双江的一位土司派人从版纳古茶区带回茶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了150余株 , 现今尚有二十余棵存世,距今大约500年左右 。也有传说是从其他地方引进,但无论真相如何,茶树还是如同文成公主进藏一样,在冰岛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繁殖,并逐渐成为普洱皇后 。
如果说班章是普洱茶中的豪放派,那冰岛就是名符其实的婉约派了 , 不事张扬,却让人无法忽视 。品饮冰岛茶也应该营造这样一种低调柔和的气息,安静的居室,用秀气的白瓷盖碗最合适,水温也不必用沸水 , 让冰岛茶慢慢溢出内含的茶香 , 品味那“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超凡脱俗 。
班章和冰岛 , 一个霸气,一个婉约 。班章是阳刚的,霸气十足;冰岛是柔美的,风华绝代 , 但没有谁会说哪一种是最好的 。就整个普洱茶家族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各有风姿,各有钟爱的人,没有哪个地方的普洱茶能赢得所有人的簇拥,也没有一个人会拒绝所有的普洱茶,大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款,这或许就是普洱茶越来越受欢迎的终极秘密吧!
但是不是每一年的班章都可以称王,毕竟做出来的茶品不少,大家在今年来公认的茶王为2003年那批班章青饼为王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