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功夫茶一般是用什么茶
潮汕功夫茶是什么茶?

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与茶具的结合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和特有的茶具 , 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 , 品饮的工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 , 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侨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 , 也仍然保持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
潮州功夫茶是潮州人独特的饮茶习惯 。“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 。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 。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 。放茶叶一般都是放半壶,冲过后茶叶会展开,刚好呈一壶满的状态 。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滚烫的热水灌进壶里 , 马上冲出来 , 头道茶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 。斟茶时,三个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满了这杯再斟那杯,而要轮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 。饮时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 。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
功夫茶以浓度高着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 , 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 , 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
潮州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 , 大口大杯地喝 , 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 , 在以茶叙情;其次 , 潮州功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 , 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 。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
功夫茶之冲法,有一套十分繁琐的程序 。按过程,是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

功夫茶一般用乌龙茶冲泡 。
传统功夫茶则是用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冲泡的,能够将功夫茶本身的色香味发挥到极致,因此用这两种茶来冲泡功夫茶 , 可以说是最为正宗的,口感也是最诱人的 。除此之外,凤凰单丛、台湾乌龙、东方美人也能将功夫茶泡得有滋有味 。
功夫茶:
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 , 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 , 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潮州茶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 。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 , 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 。
在潮州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饭后 , 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
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
###其它资料参考###先纠正你一个语误:潮汕工夫茶非潮汕功夫茶 。\x0d\x0a\x0d\x0a传统的潮汕工夫茶叶多为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枞)等 。\x0d\x0a\x0d\x0a这几年受外来茶叶的影响,也有不少人开始喝普洱和红茶,但相对来说,还是属于小茶种 。\x0d\x0a\x0d\x0a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岩,乌龙茶类,此外还有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并称“四大名枞”;\x0d\x0a铁观音:主产于福建安溪县,乌龙茶类,半发酵;\x0d\x0a凤凰单丛:主产于广东潮州市凤凰山,乌龙茶类 , 为潮汕本地产名茶 。
###其它资料参考###问题一:泡工夫茶用什么茶叶比较好!一般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为上选,最好是用泉水泡制,口感更佳 。功夫茶所用的茶叶,只限于半发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均属青茶类) 。中国的其它茶类如红茶,绿茶,砖茶,或花茶,白茶等则不适合 。因为若用功夫茶的冲法,往往苦涩不堪入口,只有这种半发醇的青茶类为上 。习惯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乌龙茶,即闽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闽南的溪茶 。乌龙茶是个总?。渲械氖畈枋敲霰彼?。铁观音则主要产于闽南安溪,故又称溪茶 。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 , 其中奇种,单丛,名丛大红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凤凰山也生产茶叶,也属半发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 。其名目有水仙(俗称鸟嘴茶) , 单丛,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诗的鹪嘴便是鸟嘴茶 。凤凰茶也是我国的名茶之一 。
功夫茶的泡法及饮法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 , 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
4.投茶:按1:18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左手将盖盖好 , 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
6.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 , 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只斟七分满 。
7.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 , 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 , 仔细品尝 , 探知茶中甘味 。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
问题二:泡功夫茶时一般都用什么茶泡?最好是铁观音哦,普洱和红茶叶凑合 。
问题三:功夫茶是用什么茶叶泡的,最好具体一点……谢谢!任何茶叶都可以泡功夫茶的 。比如普洱 , 碧螺春等 。
问题四:适合泡功夫茶的茶叶有哪些,哪个牌子好些?只有功夫茶才适合用功夫茶方式饮用 。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 , 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
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 , 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 , 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 , 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
味了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 , 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 , 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
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
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 , 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 , 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
鼓身”的圆罐组成 。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 。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
壶” 。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
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
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
嘿嘿,在我买茶网上学的 ,
问题五:喝功夫茶最好用哪种茶?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
问题六:适合泡功夫茶的茶叶有哪些 , 哪个牌子好些?懂茶的老人说这个牌子的茶叶质量非常好 , 用来泡功夫茶很合适!
问题七:功夫茶用什么茶叶好 怎么泡好功夫茶任何茶叶都可以泡功夫茶的 。比如普洱,碧螺春等 。
问题八:普通泡茶和功夫茶的区别除了功夫茶以外的泡茶都是普通的泡茶法
所谓功夫茶指的是乌龙茶的泡法,在乌龙茶中进行茶艺表演功夫茶多用的是铁观音,因为泡乌龙茶需要很多道程序,就是比较的麻烦,所以叫做功夫茶
功夫茶的冲饮过程: 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二注茶:把水倒干,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 , 喉吻生经,周身舒坦 。饮攻夫茶,重在细细品尝 。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茶道 。
您将会感到心旷神怡,美和艺术的享受 。
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
首先须注意水质、水温、茶的品质.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 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 摄氏 100 度冲泡为宜; “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 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均有可能 。泡后约15到30秒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 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於判辨汤色 。爱饮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壶 , 现今中华民国一般家庭中, 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 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用小茶壶泡茶 , 茶味特别 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 , 凡出於名家的作 品 , 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紫艺网”和宜兴紫砂工艺师们密切合作,不仅制作精 美的紫砂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 、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 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 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 , 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 料 。在台湾 , 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 的茶行、茶 为使茶艺普及 , 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 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 ,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 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 层次的精神生活 , 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 华民国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
问题九:泡功夫茶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泡功夫茶需要准备:茶海 , 用来承载茶具的,如果是喝乌龙茶,最好是用紫砂壶 , 盖碗是百搭茶具 , 如果你想专心的养一个壶,最好是那个壶专门用来泡同一类的茶 。公道杯,有白瓷的也有玻璃的,玻璃的比较便于观赏茶汤鼎泽 。但在买盖碗的时候应该会搭配有一套瓷的 , 包括品茗杯之类的 。品茗杯、闻香杯、茶滤、滤架、随手泡(烧水的)、茶道组合――包括:茶勺、茶导、茶针、茶漏、茶夹、杯托 。还需要茶巾,茶盒 。
总结就是:茶海 , 紫砂壶或盖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针对香气高扬的茶)、茶道组合、茶巾、茶盒,还有一好的心情!
问题十:功夫茶都可以用什么茶?功夫茶具包括“四件宝”:孟臣冲罐、若琛瓯、玉书锅 、红泥烘炉 。
功夫茶所用的茶叶,只限于半发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均属青茶类) 。中国的其它茶类如红茶,绿茶,砖茶,或花茶 , 白茶等则不适合 。因为若用功夫茶的冲法 , 往往苦涩不堪入口,只有这种半发醇的青茶类为上 。习惯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乌龙茶,即闽北武夷山的岩茶和闽南的溪茶 。乌龙茶是个总名 , 其中的暑茶是闽北所产 。铁观音则主要产于闽南安溪,故又称溪茶 。岩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种,单丛,名丛大红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凤凰山也生产茶叶,也属半发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 。其名目有水仙(俗称鸟嘴茶) , 畅丛,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诗的鹪嘴便是鸟嘴茶 。凤凰茶也是我国的名茶之一 。
功夫茶的泡法及饮法
1.备具: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茶道、茶样罐放在茶盘左侧,烧水壶放在茶盘右侧 。
2.赏茶:打开茶样罐,让来客欣赏茶叶的色和形 。
3.烫杯热罐: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 。
4.投茶:按1:18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 。5.洗茶:右手提壶加水,用左手拿盖刮去泡沫 , 左手将盖盖好,将茶水倒入闻香杯中 。
6.第一泡:将开水加入壶中,泡一分钟,趁机洗杯,将水倒掉,右手拿壶将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从公道杯斟入闻香杯 , 只斟七分满 。
7.鲤鱼跳龙门:用右手将品茗杯反过来盖在闻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闻香杯杯底,翻转一圈 。
8.游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将闻香杯从品茗杯中提起,并沿杯口转一圈 。
9.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旋转90度,杯口对着自己,用大拇指捂着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细闻幽香 。
10.品啜甘茗:三个口是一个品,要做三口喝,仔细品尝,探知茶中甘味 。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
###其它资料参考###功夫茶用的茶叶有:
1、乌龙茶:
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
2、水仙:
水仙条索肥壮紧结匀整 , 叶端褶皱扭曲,好似蜻蜓头 , 叶片色泽青翠黄绿,油润而有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清长 。冲泡后,汤色橙黄,深而鲜艳 , 滋味浓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征,叶底肥嫩明净,绿叶红边,十分美观 。鲜叶采摘标准及管理 。
3、岭头单丛:
岭头单丛茶品质稳定,其外形条索紧结壮硕,色泽黄褐油润,花蜜香高锐持久,滋味浓醇甘爽、回甘力强、有特独的微花浓蜜香味,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绿腹朱边,耐冲泡、贮藏的品质特点 。
4、凤凰单丛:
成品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 , 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 。冲泡清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 , 润喉回甘,具独特的山韵 。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 。
5、铁观音:
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 , 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夫茶(茶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龙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岭头单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凰单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观音
###其它资料参考###1、功夫茶选用的是乌龙茶叶 , 如铁观音茶叶、水仙花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叶中间,为半发酵茶,仅有这种茶才可以冲破功夫茶所规定的色香味俱全 。汤色颜色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结实,凤凰单丛茶最知名 。
2、功夫茶是在广东省广东潮汕一带风靡的喝茶方法,较为独特的是采用宜兴市产的小陶壶和白釉施釉杯子,这类杯子规格仅有银圆尺寸 , 好似小酒杯 。小陶壶(罐)里装进乌龙茶和水,放到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 。茶煮好后举起茶具在摆放瓷杯茶具上边作圆上、点斟健身运动(本地别名为“关公像巡城”“韩信点兵”)先后斟满每一个大杯 , 这时就可以举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渐渐地吊尝 。功夫茶除开泡浸要时间外,喝茶也必须费功夫 , 因此称之为功夫茶 。喝功夫茶选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茶叶、水仙花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叶中间,为半发酵茶 , 仅有这种茶才可以冲破功夫茶所规定的色香味俱全 。最好是的是凤凰茶产于潮州凤凰山区 , 汤色颜色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结实,很耐冲调,一般可冲20次上下 。
###其它资料参考###潮州功夫茶是指什么茶呢?
潮州工夫茶艺,别称潮汕工夫茶 , 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 , 潮汕的工夫茶最负盛名 , 蜚声四海,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茶道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 。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 。在潮州当地更是把茶做为了待客的最佳礼仪并加以完善,这不仅是因为茶在许多方面有着养生的作用更因为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
喝工夫茶是广东潮州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 , 饭后,或者客人来访,好友相见,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 。
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 。
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 , 就有吸取相创造 。
工夫茶“四宝”:“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 , 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 。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 , 也是多元的、开放的 。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 , 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 。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的基础 。翁氏在序言中说明白:“无论嘉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场 , 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挑 , 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 。”潮州工夫茶以“精细”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工”,就是鲜明个性中的“特质” 。
###其它资料参考###茶是一种文化,每个地方的茶风和文风是相同的 , 潮汕功夫茶的茶文化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潮汕功夫茶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潮汕功夫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也称为潮州工夫茶 , 起源于明代,不仅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汉族饮茶习俗,也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工夫茶,在当地十分普遍,不分雅俗,均以茶会友 。
特点
潮汕功夫茶,最大的特点是:茶具精致小巧、烹制考究及以茶寄情 。泡饮潮汕功夫茶,一般选用半发酵的乌龙茶、铁观音等,相对来说,潮汕功夫茶,更讲究的是茶具器皿 。
茶具
潮汕功夫茶,茶具讲究名产地、名厂家出品,必须精细、小巧,质量上乘,如若一套工艺品,这是体现潮州功夫茶文化中的高品味的价值取向 。潮汕功夫茶的茶壶,多选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 , 茶壶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浅 。
烹法
潮汕功夫茶之功夫,在于茶的烹法 。具备好的茶具、茶叶 , 没有进行恰当的烹法,等于全功尽废 。潮汕工夫茶的烹法,步骤分别为: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 , 通称“十法” 。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也可以分述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 , 韩信点兵 。
品饮
潮汕功夫茶,不同于一般的喝茶,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叙情 。此外 , 潮州工夫茶最讲究的是品茶的礼节,泡好茶之后 , 主客会先请长者、贵宾先尝 , 闻茶之香,细尝茶味 。潮汕功夫茶这一套礼仪是中国传统的“茶道”礼 。
潮汕工夫茶“八步法”
第一步、治器
冲茶前的准备,起火冲烫茶具 。
第二步、纳茶
将粗细不同的茶叶分开后 , 分别装入茶壶,粗的先放壶底、中等的放中间、细的放最上面,茶叶装七八成满 , 不可以装太满 。
第三步、候茶
煮水时以“蟹眼水”为度,初沸的水冲茶最好,就像苏东坡所说的“蟹眼已过鱼眼生” 。
第四步、冲点
要非常讲究“高冲”,即开水从茶壶边冲入,不可直接冲壶中心,防止“冲破茶胆”,茶叶冲散,把茶冲坏 。
第五步、刮沫
冲茶时冒出的白色茶沫,应用茶壶盖刮去,然后盖好 。
第六步、淋罐
用开水冲淋壶盖,可以冲去溢出的茶沫,又可以把茶壶加热 。
第七步、烫杯
用开水烫杯,可以消毒又可以使茶杯升温,使茶生香 。
第八步、筛茶
讲究“低筛”,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筛茶方法,把茶壶嘴贴近已整齐摆放好的茶杯 , 连续不断地把茶均匀倒入各个杯中,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表示“一视同仁 。
###其它资料参考###哈喽,大家好 , 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功夫茶作为传统饮茶习俗,绿茶之中有哪些是功夫茶的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 。功夫茶追求的是茶的滋味,对礼节并不怎么看重 , 注重的是冲泡和品饮过程,最大限度地将茶味精华冲泡出来,茶客们在茶桌说讨论的也更多是茶味本身,如香气、口感 。可一人独饮,可二三好友对饮畅谈,但不宜牛饮,那样就不叫品茶了 。在潮汕,福建闽南等地,如果去他人家做客,不论辈分高与低,主人都会亲自泡茶 。简单的茶具,简单的冲泡方式,茶味却不简单 。潮汕功夫茶如潮汕菜一样 , 都是对完美滋味的追求,即便是普通的青菜,都能将味道做到极致 。而日本茶道也跟日本菜并无二致 , 都是极其注重形式 , 饮食文化崇尚节俭、重礼 。
功夫茶重在"品"字:品功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
1、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 。"铁观音"既是茶名 , 也是茶树品种名 , 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 , 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 , 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福建闽南、广东潮汕等铁观音传统茶区最具特色的功夫茶俗之一 。
2、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 , 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其可分为桂花、茉莉、蜂蜜等风味 , 是继岭头单丛茶之后又一潮汕功夫茶代表之一 。
###其它资料参考###功夫茶所用的茶叶,只限于半发醇的福建岩茶,溪茶和潮汕的凤凰水仙一类(均属青茶类) 。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 。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 。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 。
【潮汕功夫茶一般是用什么茶】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 。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 。今天 , 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