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盒上写的工夫茶是怎么回事
功夫茶什么意思??

什么是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 , 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
一定的功夫 , 此功夫 , 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
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
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 , 家家户户都
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
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
有功夫茶的影子 。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
味了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
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
的色香味 。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
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 , 具桂花、茉
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
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
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
鼓身”的圆罐组成 。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 。而圆罐则用于
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
壶” 。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
倒入其中 , 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
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
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
,淋顶十法 。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 。首先点火煮水,并将
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
之后盖沫 。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
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 。洗过茶后 , 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
开 , 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
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 。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
完 , 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擡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潮汕人称此过
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
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 ,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
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
功夫茶啥意思?
工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 。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 。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 。
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 。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 。今天,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
功夫茶什么意思,是形容某类女人的
形容女人值得是女人比较有深度 , 耐人寻味 , 并且值得你去慢慢体会
功夫茶是什么意思
所谓功夫茶 , 其实是“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工夫茶与“功夫茶”混称的情况,时下十分流行 。其实,“工夫茶”不能称“功夫茶” 。故特为之作文正名 。
“工”、“功”有别
工,《说文解字》去:“工 , 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 。”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 。”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 功,《说文解字》去:“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 上述引文,说明了“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不可混用 , 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别
“工夫”、“功夫”虽不乏通用实例,但其区别仍然存在 。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
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如《朱子语类.卷六九》去:“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 。”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 。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着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请注意黄、钱话中“工”、“功”联用的差别) 。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 。此类“工夫” , 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 , 是煮茶要诀 。《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 , 井水其下 。”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 , 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 。不 过像香港地方,一声制水,万众惶然,“自来”尚不可求,不用自来水又用什么呢? 《茶经》又说:“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 , 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 , 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 。”这就已讲究得微乎其微了 。至于水还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 , 这些都是属于讲究的范围的 , 不过这些讲究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 。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 。活火 , 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 。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 。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 , 更是特别 。
品工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 , 也仍然保存著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喝工夫茶多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
【茶盒上写的工夫茶是怎么回事】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 , 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
功夫茶的开片什么意思
你所指的是功夫茶茶具的开片吗?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 , 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 , 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 。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 。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
工夫茶与功夫茶有什么区别?
两种说法都有,
“工夫茶”是指茶叶,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巖茶 。
武夷巖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 。民国之后 , 巖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 , “工夫”则全指红茶
功夫茶是指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功夫茶一种泡茶的技法 。
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
普通泡茶和功夫茶的区别
除了功夫茶以外的泡茶都是普通的泡茶法
所谓功夫茶指的是乌龙茶的泡法,在乌龙茶中进行茶艺表演功夫茶多用的是铁观音,因为泡乌龙茶需要很多道程序,就是比较的麻烦,所以叫做功夫茶
功夫茶的冲饮过程: 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二注茶:把水倒干 , 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 。饮攻夫茶,重在细细品尝 。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茶道 。
您将会感到心旷神怡,美和艺术的享受 。
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
首先须注意水质、水温、茶的品质.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 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 摄氏 100 度冲泡为宜; “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 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均有可能 。泡后约15到30秒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 ,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 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爱饮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壶 , 现今中华民国一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 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 , 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 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凡出于名家的作 品,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紫艺网”和宜兴紫砂工艺师们密切合作 , 不仅制作精 美的紫砂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 、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 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 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 料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 的茶行、茶 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 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杓郾对?,使得茶艺 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 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 华民国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
功夫茶具是什么意思?
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等 。
功夫茶的主要茶具:
1、盖碗的陶瓷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
2、茶海(也叫"公道杯"):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 。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 。
3、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铁观音)特有的茶具 。
4、茶壶:高白瓷的
5、茶盘:宽,平,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
6、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
7、炉及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 。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 。
8、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
9、储茶的罐:茶罐 。
——昌南往事
成就李嘉诚的功夫茶中的功夫茶是什么意思
功夫茶,我理解最根本的是时间,品茶需要时间,在升华就是品人生 。

是指一种泡茶、烹茶及技法 。
“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的“功夫”自然体现在泡茶上面 。单从治器就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 。全部的流程却不像日本茶道那么格式化 , 但要整个过程动作干净利落且一气呵成 。
扩展资料:
除了功夫茶,还有另一个同音词-工夫茶 。
民国时期 , 肖一山主编的《清代通史》中记载:“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 ...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 。”这里工夫茶指的是红茶的品名 。最常见的就是按地域划分 , 例如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 。
参考资料:“功夫茶”与“工夫茶”有什么区别–人民网
###其它资料参考###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
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功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
首先绿茶的泡茶工序简单,要求也没那么多讲究 , 所以一般功夫茶表演都不用绿茶 。
绿茶可以用功夫茶 , 比如龙井来说的话,一般绿茶(不是顶级)可以用盖碗 , 高档绿茶(牙叶完整比较漂亮的)可以用透明的玻璃杯 。
步骤跟一般功夫茶一样:温杯洁具,洗茶,冲水,奉茶 。
###其它资料参考###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 。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功夫” 。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 。
功夫茶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 。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 。今天,海外闽南潮汕华侨还以“功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
品茶礼仪
传统的潮州功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 。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无论其身份尊卑,无论其年龄大?。参薹中员?。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 。这种习俗据说是人们为了表示团结、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 。
品茶,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 , 最后才是品味道 , 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 。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可谓畅快淋漓 。这就是功夫茶的三个境界——“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咙,神明凌霄汉” 。据说专业的品茶师可以凭一杯茶品出茶艺师当时的心情 。
###其它资料参考###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
“工夫”一词,在潮汕话中是作事方法讲究的意思 , 这里指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潮汕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工夫”也作“功夫”,一般有四解:工程和劳力;素养;造诣 , 成就的程度;空闲时间 。“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或“功夫茶” 。故所谓的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 , 简称“茶经法” 。(《茶经》是潮汕工夫茶烹法之本,更是中国工夫茶的“元典”)“茶经法”详载茶艺,包括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六个主要程序 , 组成了“茶艺”的核心内容 。宋、元是中国工夫茶发展期,到了明代是中国工夫茶的鼎盛期,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 。潮汕工夫茶艺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 。及至明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著称 。后之介绍文字,未见有超越其窠臼者 。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
###其它资料参考###工夫茶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 。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 , 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 。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 。
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 , 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尝 。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 。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工夫 。
扩展资料:
明末清初福建闽南的一些明代遗臣不服清廷统治,入武夷山为僧,种茶、制茶、品茶、销茶 。清代才子、浙江钱塘文人袁枚于雍正四年到武夷赏茶,记曰:“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此法与俞蛟所记相比,只是潮州之器具更为讲究,程序更为繁复而已 。
俞蛟出生于乾隆十六年 , 明显比袁枚游武夷山迟了25年,其文章问世肯定更迟了,说明武夷茶品饮方法是“潮州功夫茶”之雏形 。且武夷山由于是正山小种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 , 当时制茶者又多为闽南人,因此对“工夫茶”、“功夫茶”是分得很清楚的,即前者为茶叶,后者为冲泡技巧 。
“功夫茶”的泡饮技艺经发展、完善,程序虽繁复,却富涵文化,因而为饮者效仿、沿用 。如今的武夷茶艺、闽式功夫茶、台湾功夫茶茶艺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深化而来的,已成了闽、粤、台的饮茶艺术 。近几年来功夫茶艺已向中国北方传播 , 为北国饮者赏识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夫茶
###其它资料参考###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功夫茶作为传统饮茶习俗,绿茶之中有哪些是功夫茶的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 , 讲究的是品饮方式 。功夫茶追求的是茶的滋味,对礼节并不怎么看重,注重的是冲泡和品饮过程,最大限度地将茶味精华冲泡出来 , 茶客们在茶桌说讨论的也更多是茶味本身,如香气、口感 。可一人独饮,可二三好友对饮畅谈,但不宜牛饮,那样就不叫品茶了 。在潮汕,福建闽南等地 , 如果去他人家做客,不论辈分高与低 , 主人都会亲自泡茶 。简单的茶具,简单的冲泡方式 , 茶味却不简单 。潮汕功夫茶如潮汕菜一样,都是对完美滋味的追求,即便是普通的青菜,都能将味道做到极致 。而日本茶道也跟日本菜并无二致,都是极其注重形式,饮食文化崇尚节俭、重礼 。
功夫茶重在"品"字:品功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 , 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 , 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
1、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 , 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 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 , 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 , 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福建闽南、广东潮汕等铁观音传统茶区最具特色的功夫茶俗之一 。
2、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产自潮州凤凰山区 , 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 , 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 。其可分为桂花、茉莉、蜂蜜等风味,是继岭头单丛茶之后又一潮汕功夫茶代表之一 。
###其它资料参考###1、功夫茶是融合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需得经过备器、生火、净手、候火、倾茶、炙茶、温壶、洗杯、纳茶、高注、润茶、刮沫、冲注、滚杯、洒茶、点茶、请茶、闻香、啜味、审韵、谢宾等复杂过程 。
2、功夫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茶艺 , 也是融合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可以说功夫茶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传统民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