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茶叶怎么采摘快

怎么样摘茶叶才摘得快?

踩茶叶怎么采摘快

茶技巧
从茶树新梢上摘取芽叶的手段,有手采和机采等 。
1、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
2、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 , 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掐采 。
3、手采茶方法有三种,一是掐采 , 又称折采,不提倡这一采法,二是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 。这是有机绿茶的主要采法 。三是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亲效力提高50%—100% 。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 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 。来自百度经验
踩茶叶怎么采摘快

(1)按原料标准采 。采名茶原料,一般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芽叶,有的甚至只采一个茶芽 。制大宗红绿茶 , 一般以采摘一芽二叶为主 , 兼采一芽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应严格按标准采茶,不能大小老嫩一齐采,更不能把芽叶养大后采“齐大茶”,以保证采下的芽叶嫩度、匀度一致 。
【踩茶叶怎么采摘快】(2)及时分批采 。在手工采茶的情况下,一般大宗红绿茶 , 当春茶新梢在树冠面上有10%~15%达到采摘标准 , 夏秋茶有10%达到采摘标准时 , 就要开采 。至于采摘细嫩的名茶,一般有5%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春茶的采摘周期以4~6天为宜 。夏秋茶以6~8天为宜 。如采名茶或高档优质红绿茶,一般应缩短到每隔2~3天采一次 。
③留叶采 。采摘时不能一把抓光采摘芽叶,必须留适量新叶 。留叶数量以叶面积指数达到3~4(衰老茶树2~3为宜)为宜 。但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比较麻烦 , 在生产实践上往往掌握以茶树“不露骨”为留叶适度,即以树冠叶子相互密接,见不到枝干外露为宜 。留叶方法有分批留与集中留两种 。生产上多采用集中留叶,一般在夏茶或秋茶后期集中留养一批叶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
###其它资料参考###茶叶机采技术是近年茶叶生产上广泛推广的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用技术 。实践证明 , 机械采茶和手工采茶相比,可以提高功效10倍以上,节约采茶成本30%以上 。并且,机采鲜叶的质量明显优于当前粗放手工采茶质量 。
机采茶园适期采摘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春茶早期应手工采制适量名优茶鲜叶,当有70%左右的新梢达到红、绿茶采摘标准时就机采,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标准时机采 。中小叶种茶区一般一年采摘4~6次 , 大叶种茶区一年采摘6~7次 。春茶采摘周期12~24天,夏秋茶为20~30天 。一台双人采茶机可负担70亩左右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双人修剪机可负担80~100亩的茶园修剪任务,采茶机和修剪机的配置比例大约1.5∶1较为合适 。坡地茶园,应选单人采茶机和修剪机 , 一般一台单人采茶机可负担18~20亩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单人修剪机可负担40亩茶园的修剪任务 。
双人机采跨行作业,成年茶园来回一次可完成一行茶树的采茶、修剪作业,先采剪主机手一侧的半边茶树,注意尽量减少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幼年茶树一次即可完成 。机器工作时应与茶篷成一倾斜角,双人修剪机为30°,双人采茶机为15°~20° 。行走时主机手后退 , 副机手前进,机手必须配合协调,步调一致,保持机器平稳,避免忽高忽低 , 忽快忽慢 。机手行走速度0.5米/秒为宜 。采茶机刀片运转速度(往复频率)为1000~1250次份,汽油机应中速(4000~5000转/秒)运行,油门开度应掌握在0.85左右,二冲程小型汽油机使用燃料是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 , 其配比20小时以内15∶1(容积比),20小时以后20∶1 。采茶机上下两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2~0.3毫米,间隙过大将妨碍切割质量 。
###其它资料参考###1、采摘期和时间的把握,一般茶叶我们一般选择在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注意是晴天,那样的话质量最好) 。如果是四点以后采摘的质量会比较差 。
2、方法的选择:手摘,刀割,机器采摘 。手摘最为普遍也最为实用,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生长程度进行分别采摘,避免机器采摘的不人性化 。
3、但是手摘法很难成规模,不适应大规模生产 。适合我们小规模作坊制作 。我们可以在自己采摘,制作一体的情况下当做养生生活去体验
4、注意事项:茶叶不易过嫩和粗老,这样会影响茶叶的质量 。春茶持嫩性过长,建议分批采摘 , 这样可以提高产量 。
###其它资料参考###炒青是制茶工序的第三步,下面介绍一下制茶的顺序和方法 。
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 , 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 。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 , 既省力且快速 。
日光萎凋
采摘下来之茶菁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菁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细胞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 。
炒青
茶青萎凋至适当程度即以高温炒青破坏叶中酵素活性停止发酵的继续进行,并可除去鲜叶中的臭青味,而鲜叶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
揉捻
将炒青后之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 , 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 。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
团揉
团揉是以布巾包裹茶叶使其成为一圆球状,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机来回搓压,并不时将茶叶摊开打散以散热 , 团揉过后的茶叶茶身将更为紧结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
渥堆
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干燥,但「后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也就是将揉捻过的茶青堆积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颇高,堆放后会发热,且引发了微生物的生长 , 就因为热度与微生物关系,使茶青产生了另一种的发酵,茶质被「降解」而变得醇和,颜色被氧化而变得深红,这就是所谓的「普洱茶」 。
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机以热风烘干揉捻后之茶叶,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 , 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 。
紧压
紧压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软后加压成块状 , 这样茶就被称为「紧压茶」,除便于运输、贮藏外,蒸、压、放的过程中也会为茶塑造出另一种老成、粗犷的风味 。

使茶再多热受潮 。

利用茶叶本身的胶质使叶子紧密连结在一起 , 稳定了往后陈放期间受潮、陈化的速度 。

继续紧压前一些成分的降解与陈化,使茶质变得更醇厚 。紧压茶的陈放年份是决定市价很重要的因素,当然陈放的品质也很重要 。
紧压的形状有圆饼状、有方砖形、有碗状、有球状、有柱状...等 , 紧结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紧压茶只要用手一剥就可以剥开 , 有些紧压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 。紧结的程度也会影响陈放的效果,紧结程度高者,陈放的效应慢,茶性显得结实 , 紧结程度低者,陈放的效应快,茶性显得豪放 。
###其它资料参考###一、手采
1、掐采:又称折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 。
2、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 , 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 。
3、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 , 多的可达35-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 。
二、割采
边茶的采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进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等 , 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 。
三、机采
主要是往复切割式采茶机来采 。由0.6~14瓦的小汽油机或40瓦左右的微电机驱动,动力由软轴传至手携采摘装置,驱动切割器和集叶装置作往复运动 。采下的茶叶在风机或扫叶轮作用下送入集叶袋 。采摘质量好 , 芽叶完整率可达80%左右 。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要适时剪茶 。使用采茶铗采茶最好与采制名茶结合起来,春茶早期萌发的芽叶应先行手采制名茶 , 以后按大宗茶的采制标准及时使用采茶铗剪采 。并可实施分批剪采 。
2、要适度剪采 。春茶掌握在修剪面上3厘米左右的部位下剪,既要达到留1叶剪采 。夏秋茶要在上一次剪采面上略提高一点距离下剪,切不可一次比一次剪得重,否则会影响茶叶质量与茶树生长 。
3、要刀口锋利 。剪采必须一刀成功 , 切不可在同一处连剪两刀,否则会影响芽叶的完整率 , 同时也易造成对茶树剪采过重 。
4、要增施肥料 。使用采茶铗剪采的茶园,施肥量应比手采茶园多些 。一般可按每采100公斤干茶 , 增施2-3公斤纯氮来计算 。增施肥料不但能提高芽叶的持嫩性,有利于增产提质,而且对提高采茶铗的剪采工效和芽叶的完整率也都有利 。
5、要实施茶树正常修剪 。使用采茶铗采茶虽比采茶机对茶树采摘面平整度的要求低些,但不等于不要有一定的采摘面,因此,需要对茶树作正常的轻修剪 。对于茶树高低不一的茶园,仍要通过重修剪或深修剪措施 , 将改造成为平整的采摘面,以便于实施采茶铗采茶,这不但能提高采茶工效 , 而且剪下的芽叶完整率较高,茶梗少,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

踩茶叶怎么采摘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