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为什么有五大名枞

武夷岩茶中名枞是什么??

武夷为什么有五大名枞

名枞是指武夷四大名枞,“奇种”、“单丛”、“名枞”各具特色 。“名枞”是“岩茶之王” 。
这些名枞茶,或品质特优,或茶树形状超异,或种植地点奇特,再冠以表示各名丛特质之名称 , 往往富有文学的色彩 。在珍贵的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 。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
扩展资料:武夷产茶历史悠久 , 唐代已栽制茶叶 , 宋代列为皇家贡品 , 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
品种繁多 , 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 , 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 , 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
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

武夷为什么有五大名枞

四大名枞是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 , 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 , 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 。
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 , 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 , 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
铁罗汉: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乾隆年间 , 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生长在岩缝之中 。
铁罗汉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 , 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 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其成品主要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
白鸡冠: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 。无性系 。小乔木型,中叶类 , 晚生种 。二倍体 。白鸡冠与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并称是“武夷山四大名枞” 。
属于武夷岩茶 。产于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和武夷山公祠后山的茶树,芽叶奇特,叶色淡绿,绿中带白,芽儿弯弯又显毫,白鸡冠的形态就像白锦鸡头上的鸡冠,故名白鸡冠 。明朝的一则“鸡冠”治恶疾的故事,使得白鸡冠茶声名大震 。
于每年5月下旬开始采摘,以二叶或三叶为主 , 色泽绿里透红,回甘隽永 。

###其它资料参考###武夷岩茶按照国家标准,分为五大品种系列:大红袍、水仙、肉桂、名枞和奇种 。其中,大红袍,比较特殊,不仅是四大名枞之首,而且又单独分为一个系列,位于武夷岩茶之首,名气最大 。
大红袍系列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 , 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 。大红袍的春茶四月底五月初开采,每级又有细分,根据品质分为三级,以特级为上 。
除了等级,根据茶青产地不同,还分为:正岩,即茶青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 品质最好半岩,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洲茶,即采自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乡、镇市面上常见到的大红袍是通过嫁接而生长的茶叶 , 称为二代大红袍 , 又称小红袍,分为若干等级 。
茶叶只有等级之分,没有真假之别 。若要买到货真价实的茶叶,除了商家的一颗红心,还需要您的一双慧眼 。
肉桂系例
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 。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 。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 。肉桂又名玉桂 , 原为武夷名丛之一 。在清朝中已负盛名 。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
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 , 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 。
水仙系列
【武夷为什么有五大名枞】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 。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原来自水吉之大湖,传发现于祝仙洞下 , 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后习惯称为水仙至今 。
武夷山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 逐使水仙品质更加优异,如今树冠高大叶宽而厚、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 , 冲泡后香含兰花叶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叶底黄亮朱砂边,为武夷岩茶传统的珍品 。
名枞系列
在武夷岩茶中,名枞指的是那些自然品质优异 , 具有独特风格的茶树单枞,名枞是武夷岩茶中的一个分类 。名枞是从大量“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 。用名枞制作的成品茶 , 具有典型的岩韵特征,在市面上有较高的声誉 。
现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鹞) , 盛名的大红袍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后因大红袍成为单独的品种,半天腰(鹞)才有机会填补大红袍的空缺,进入四大名枞的行列之中 。武夷山除四大名枞之外,还有白牡丹、金贵、金锁匙、北斗、白瑞香等 。
岩茶奇种
武夷山野生茶叶树种 。由当地的菜茶品种采制而成 。特征为: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微褐,较油润 。有天然花香而不强烈,细而含蓄,滋味醇厚甘爽,喉韵较显,汤色橙黄清明,叶底欠匀净,与他茶适量拼配 , 能提高味感而不夺他茶之胜是其特点,耐久储 。
###其它资料参考###1,大红袍系列
大红袍是名枞系列的一种,但因为其知名度最高,故单独列出一个系列 。
大红袍又可分以下三种
(1)北斗一号大红袍:姚月明老师通过母树大红袍的枝条扦插,培育出的种植在北斗峰上的大红袍直系后代 。
(2)奇丹大红袍:陈德华老师从母树大红袍上剪下了枝,扦插培育成功,他给这些茶树命名为奇丹 。
(3)拼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人们也将其称为商品大红袍 。
2,肉桂系列
肉桂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之一 。香不过肉桂,根据山场不同,肉桂茶又可分为
牛肉:牛栏坑所产的肉桂茶
马肉:马头岩所产的肉桂茶
慧肉:慧苑坑所产的肉桂茶
3,水仙系列
在武夷山脉一带甚至整个福建境内,水仙茶的种植面积最大 。醇不过水仙,水仙茶的醇厚感,是最为突出的,且茶树年龄越老,这种醇厚感越为明显 。
水仙茶又可分为普通水仙,高枞水仙和老枞水仙 。树龄达到30年的 , 称为高枞水仙;树龄达到五六十年以上的,即可称为老枞水仙 。
4,名丛系列
指的是从'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自然品种优异,具有典型的岩茶岩韵特征,有命名的茶树单枞名枞 。
最上等的名岩名枞 , 原来有五个品种:大红袍,铁罗汉 , 白鸡冠 , 水金龟,半天腰;后来,半天腰这个品种逐渐被人忽略了 , 所以就有四大名枞的说法 。
铁罗汉:铁罗汉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 , 经无性繁殖,生长良好,品质极佳 。
白鸡冠: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当茶树萌芽,幼叶初展之时,新梢薄软如稠,色泽浅绿微黄 。与树上浓绿的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层,这也是白鸡冠名称的由来 。
水金龟: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如注,峰顶茶园边岸坍塌 , 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兰谷岩主就凿石设阶,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 , 并命名水金龟 。水金龟树皮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 , 有光泽,品质极佳 , 为武夷山岩茶五大名枞之一 。
半天腰:原产于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鹞与腰同音 , 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半天腰属灌木型,叶片呈椭圆状,叶色泽深绿光滑,锯齿较浅 , 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滋味甜醇 。
5,奇种系列
武夷山野生茶叶树种 , 武夷山没有命名的野生茶叶树种或菜茶树种,也就是说不清楚的茶叶,统统称为奇种 。
奇种也是很多名茶的母种,正版的高端红茶金俊眉,其品种来源就是武夷奇种 。
###其它资料参考###武夷四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一:大红袍
学名:camellia.sinensis cv.dahongpao
武夷传统四大珍贵名枞之一 。无性系 。灌木型 , 中叶类,晚生种 。二倍体 。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天心岩九龙窠悬崖上 , 相传清代中期已有大红袍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内山(岩山)有较大面积栽培 。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
二:铁罗汉
学名:C.sinensis cv.Tieluohan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 。无性系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二倍体 。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茶树植于一狭长地带的小溪涧旁(竹窠岩长窠内亦有与此齐名之树) 。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 , 为最早的武夷名枞 。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 。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
三:白鸡冠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 。无性系 。灌木型 , 中叶类,晚生种 。二倍 体 。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隐屏峰蝙蝠洞(在武夷宫白蛇洞口和慧苑岩火焰峰下之外鬼洞亦有与白鸡冠齐名之树),相传明代已有白鸡冠名 , 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 。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
四:水金龟
学名:C.sinensis cv.Shuijingui
武夷传统五大珍贵名枞之一 。无性系 。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二倍体 。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 。相传清末已有此名 。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 。20世纪80年代以来 , 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 。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
###其它资料参考###武夷山四大名枞是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武夷乃岩茶之乡,奇种、单丛、名枞各具特色 。名枞是岩茶之王 。这些名枞茶,或品质特优,或茶树形状超异,或种植地点奇特,再冠以表示各名丛特质之名称,往往富有文学的色彩 。在珍贵的名丛之中,又以四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最为名贵 。
四大名枞简介
1、大红袍 , 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 , 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 , 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
2、铁罗汉,武夷最早的名枞 。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边有小涧水流 。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 。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
3、白鸡冠 ,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 , 早于大红袍 。据说当时有一知府携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宫,其子忽染恶疾,腹胀如牛 , 医药罔效 。
4、水金龟,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为兰谷岩所有 。水金龟扬名于清末,其产权的归属 , 在历史上还有一段趣话,也因此,水金龟身价更为不凡 。
###其它资料参考###武夷山只有四大名枞分别是是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 武夷乃岩茶之乡,“奇种”、“单丛”、“名枞”各具特色 。“名枞”是“岩茶之王” 。这些名枞茶,或品质特优,或茶树形状超异,或种植地点奇特,再冠以表示各名丛特质之名称,往往富有文学的色彩 。
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 , 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 , 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
扩展资料
武夷山名枞的来历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
“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
武夷最早的名枞 。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1886年)载:“铁罗汉为武夷宋树名,叶长 。”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 , 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边有小涧水流 。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 。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白科-武夷四大名枞

###其它资料参考###武夷山最出名的是武夷岩茶,是武夷山一带生产的乌龙茶类的总称,主要品种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等 。
大红袍,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 。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 。
/iknow-pic.cdn.bcebos.com/63d9f2d3572c11dfd50715576e2762d0f603c2f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63d9f2d3572c11dfd50715576e2762d0f603c2f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img.sichuanhong.com/240401/2105063S1-2.jpg"/>
铁罗汉,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
/iknow-pic.cdn.bcebos.com/5ab5c9ea15ce36d378e1294437f33a87e850b1d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5ab5c9ea15ce36d378e1294437f33a87e850b1d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img.sichuanhong.com/240401/2105062M9-3.jpg"/>
水金龟,属半发酵茶,有铁观音之甘醇,又有绿茶之清香,具鲜活、甘醇、清雅与芳香等特色,是茶中珍品 。
/iknow-pic.cdn.bcebos.com/0b7b02087bf40ad11a2d6d975a2c11dfa8eccef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0b7b02087bf40ad11a2d6d975a2c11dfa8eccef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img.sichuanhong.com/240401/21050C5N-4.jpg"/>
白鸡冠,品质优,色泽暗黄,红点明,香气高爽 , 稍经贮存似橘皮香,滋味浓醇甘鲜 。
/iknow-pic.cdn.bcebos.com/4b90f603738da9776301135fbd51f8198618e39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4b90f603738da9776301135fbd51f8198618e39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img.sichuanhong.com/240401/21050C4F-5.jpg"/>
半天腰,茶汤汤色金黄清澈,滋味浓厚,回甘润喉,岩韵明显,泡后茶叶叶底软亮 。
/iknow-pic.cdn.bcebos.com/18d8bc3eb13533fa8091065aa5d3fd1f41345b9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iknow-pic.cdn.bcebos.com/18d8bc3eb13533fa8091065aa5d3fd1f41345b9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img.sichuanhong.com/240401/2105063154-6.jpg"/>
###其它资料参考###1、大红袍
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 , 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
2、铁罗汉
武夷最早的名枞 。其成名较早 。原产地传说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中(亦称蜂窠坑),该地两边崖壁耸立,茶即产于一狭长丈许的地带,边有小涧水流 。竹窠岩也有一株与此齐名 。另一传说,以竹窠岩为原产地 。
3、白鸡冠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早于大红袍 。据说当时有一知府携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宫 , 其子忽染恶疾,腹胀如牛,医药罔效 。有一寺僧奉一小杯茗,知府啜之味特佳,遂将所余授其子,子病即愈 。
问其名,僧答白鸡冠 。于是奏于帝,帝尝之大悦 , 敕寺僧守株,年赐银百两,粟四十石,每年封制以进,遂充御茶 , 至清亦然 。
4、水金龟
原产于牛栏坑杜葛寨峰下半崖上 , 为兰谷岩所有 。水金龟扬名于清末,其产权的归属,在历史上还有一段趣话,也因此,水金龟身价更为不凡 。
据说 , 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 。一日大雨倾盆如注,致使峰顶茶园边岸坍塌,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 。兰谷岩主就势凿石设阶 , 砌筑石围,壅土以蓄之,并命名为水金龟 。

武夷为什么有五大名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