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懒惰至极的男子,由于他的懒散,家境变得异常贫寒 。转眼间 , 春节来临 ,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丰盛的佳肴摆满餐桌,而他的家中却连锅都揭不开 。他的妻子无米下锅,孩子们饿得嚎啕大哭 。无奈之下,他决定外出偷些过节的食物 。
他四处游荡,来到了一户富贵人家的门前 。他从门缝溜进院子,正巧这家人正在迎接神明,他便躲进了牲口棚 。不料,这一幕被家中的老人尽收眼底 。祭拜结束后,全家人回到屋内,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纷纷向老人磕头拜年 。这位老人有三个已成家的儿子,众多孙子孙女环绕膝下,他平日里待人友善 , 家财万贯,正是尽享天伦之乐之时 。
【善意的谎言与转变】拜年后,儿媳端上了年夜饭,一家人准备享用美食 。然而 , 老人却突然叹息起来,儿子们见状不解地问道:“这大过年的 , 您为何叹气?”老人望着儿子们说道:“哎!其实我有一件事一直瞒着你们,你们还有一个大哥,只因当年生活困苦,无力抚养,我便将他送走了 。现在看来,他过得并不好,回家连屋子都不敢进 。”
三个儿子听闻自己还有一位大哥,急忙询问父亲他的下落 。老人告诉他们 , 大哥因无法过年而躲在牲口棚里 。三个儿子立刻赶到牲口棚,找到了那位小偷,热情地称呼他为大哥,并表示欢迎他回家 。这位小偷被眼前的情景弄得一头雾水,心中忐忑不安,但迫于无奈,只得跟随众人回到屋内 。
三个儿子对他说:“大哥,若非父亲发现你,我们还不知道你回来了 。”老人则感慨道:“我亏欠你的实在太多,让你受尽了苦楚 。你这三个弟弟都是宽宏大量之人,今后你若需要什么 , 尽管来这里取吧!”三个儿子也表示赞同父亲的看法 。小偷无奈地给老人跪下磕头,喊了一声“爹” 。随后 , 他们一同坐下享用年夜饭,闲聊间,大家得知小偷家中还有妻子和孩子等待食物 。
饭后 , 三个儿子驾起马车,为大哥家送去满满一车米面肉等生活物资 。小偷的妻子和孩子在家中哭泣,担心丈夫被抓 。当他们看到丈夫带着一帮人马和满载的车子归来时,不禁目瞪口呆 , 忙问发生了何事 。小偷自己也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解释 。
从那以后,小偷常去老人家中,如同家人一般 。在老人的帮助下,小偷不再行窃,生活逐渐好转 。一日,老人突然对小偷说:“我日渐衰老,趁我还活着,你可以来拿些东西 。我的儿子们会善待你 。但我去世后,这个家可能就不欢迎你来了 。”老人继续说道:“那天看到你鬼鬼祟祟地进入院子,我猜想你一定是遇到了困难 。为了消除我儿子们的疑虑 , 我才编造了那段故事,希望你不要介意 。今后 , 多做善事,好好过日子吧!”
至此,小偷终于明白老人为何执意认他为儿子 。他深受感动,从此再也没有去过老人家中 。反而变得更加勤奋,不仅将三亩土地经营得井井有条,还每天外出捕鱼 。但他从未忘记老人的恩情 , 每天都会挑选一条最大的鱼,放在老人门口的挂筐里 , 风雨无阻 。
一天,他如往常那般给老人送鱼,却发现挂筐里有一颗人头 。他意识到有人企图陷害老人一家,便将人头扔进臭水沟 。果然,次日有人向官府举报老人一家杀人,声称挂筐里有人头 。官府立刻派人前往老人家中,检查挂筐,里面哪有什么人头,分明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心怀善意 , 多行善举 。老人当初的善举不仅拯救了小偷,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保全了自己的家庭 。这正是善有善报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的历史真相
- 唐伯虎:历史与戏剧之间的反差
- 周朝的历史演变
- 周朝分封制度下的诸侯国
- 周昌:汉初刚正不阿的重臣
- 周文王的传奇人生与他的孩子们
- 周恭王:风雨飘摇中的西周守护者
- 周平王东迁背后的真相
- 周培公:清朝奇才的辉煌与悲剧